10/13/2010

■基礎工程(21)字詞討論之1

我們這行業天天與文字為伍,不得不和它們和平共處。

接下來的基礎工程系列,會有好幾個單元討論字詞。
這都是10年前給同事的舊資料,但有修正,仍然期待透過極粗淺的解釋,讓有興趣的記者和編輯同仁,免去「死記」新聞字詞的困擾。

為求慎重,我商請校對組組長藍芬櫻小姐先就每個單元逐一指正,等全部的單元結束,再一次附上她帶領校對組完成的「自由時報統一用字用詞」完整版,供大家隨時查閱。

我和藍組長的想法接近,不只努力避開錯別字,更希望用字用詞不要「1報多制」。

□□
諭令、諭知;不言可喻、不可理喻;曉諭、家喻戶曉。
 
「喻」字有比方、明白、告知等意思,例如「比喻」、「不可理喻」、「不言可喻」、「家喻戶曉」等,多數時候和「諭」字相通,但是像「家喻戶曉」還是不能寫「成家諭戶曉」,「曉諭」也不能寫成「曉喻」。
 
司法新聞中,記者常寫法官、檢察官「諭令」如何如何,很有討論的空間。

這個「諭」字,隱含命令的意思,例如皇帝的「諭旨」、上對下的「手諭」,或是命令對方明白,如「曉諭」、「教諭」,此時都不能改用「喻」字。「家喻戶曉」不能是用命令大家知曉的,所以不能用「諭」字。
 
我建議,除了前述這些命令性質的「諭」,其他都寫成「喻」,如此就不會為「比喻或比諭」、「不言可喻或不言可諭」而傷腦筋了。
 
由於「諭」字如「皇帝之諭旨」,像「諭令」這種用詞,在現代的民主社會便顯得相當官僚,法界人士漸漸也改用「諭知」,例如「法官當庭諭知被告還押」,或「檢察官諭知十萬元交保」。

但,官僚的關鍵在「諭」字,我們新聞界站在人民這邊,甚至應該帶頭改革,有天或許就把「諭知」直接改成「告知」,就像把「訊後飭回」改成「請回」。

□□
搏命演出、博感情;制服警察。制伏歹徒;挺身而出、鋌而走險。
 
警察經常必須和歹徒「搏鬥」,以性命相鬥,便稱「搏命」。
特技演員高難度的動作,是拿性命賭博,沒有和別人爭鬥,以前我主張不宜寫成「搏命演出」,但這次我查教育部國語辭典,已無「博命」之詞。
 
「搏命」和「博命」的用法雖然都有,既然教育部國語辭典有所主張,新聞寫作只好統一為「搏命」,包括「搏命演出」。

藍組長另主張,「博感情」之「博」字不宜寫成「搏」,畢竟感情是培養的,不必「搏鬥、搏命」。

警察可分便衣和制服兩類,「制服警察制服歹徒」是穿制服的警察壓制住歹徒,但是字面上怎麼看就是怪怪的,或許還會被誤解成「穿制服的警察,和穿制服的歹徒」。
 
「制服」的確有用武力使人屈服的意思,但這2字已常用在指稱制式服裝,因而「制伏歹徒」就不宜寫成「制服歹徒」。
 
另外,歹徒「鋌而走險」的「鋌」字,是鐵製的武器,金字邊,和「挺身而出」的「挺」字不要誤用。

□□
火併、併吞;拼圖、拼湊、血拼;拚場、打拚;迸裂、迸出火花。
 
這組字是新聞上常見的,錯誤也特別多。
例如,選舉時大家愛講「共同打拼 」,但是「拼」字應改為「拚」。
「火拼」也是錯的,寫如「幫派火併」。
 
「拼」和「拚」字都有1義是捐棄,此時可相通;如「拼死1戰、拚死1戰」,又如「拼命、拚命」,都是不惜性命的意思。
 
「拚」另有打鬥之意,讀音盼,如「拚場、打拚」。
「拼」另有湊合之意,如「拼圖、拼湊」。
此時,「拚」和「拼」是不相通的。

至於趁百貨公司周年慶大「血拼」,行為上也是「拚命」買,但「血拼」音譯自「Shopping」,新聞上不寫「血拚」。 

□□
部署、布置、發布消息;考察、偵查;勘察、勘查。
 
選舉新聞常會用到「部署、布樁」等詞。其中,有「配置」意思的「部署」,常被誤寫「布」署,「樁」字常被誤寫「椿」。

「佈」為後起字,也很常用,但官方文書仍採「布」字,如「宣布、布置、布達」,新聞寫作也宜統一用「布」字。
 
「察」字形為宗廟內的祭祀,取「審慎」義,如「考察、視察」。另外,首長下鄉稱「視察」、民意代表宜用「考察」,而監察委員專用「巡察」。
 
「查」字另有「追究」義,常有行使法律權力的意涵,如「調查」、「清查」、「查封」、「查核」、「審查」、「查辦」、「偵查庭」,如果是像個人行為的「察言觀色」或「一時不察」,就不宜寫成「查」。

「勘察」和「勘查」也因而不同。
寫「檢察官勘查命案現場」,它有法律性質;寫「縣長勘察公園預定地」,是取它的審慎。

□□
搜查、蒐證;即時、及時。
 
「搜」字從手,是用手尋求,如「搜查」、「搜索票」。
「蒐」字從草,是聚集,有如收集,聚集證物為「蒐證」。

警政新聞中,「蒐證」指涉較廣,因為不一定要到犯罪現場「搜查」。
儘管常有「搜查現場」同時「蒐集證物」的情況,仍宜寫成「警方到場蒐證」。

「即時」和「及時」意義有別。
「即時」是立即、即刻,用法如「即時新聞」。
「及時」是在特定的時間前剛好完成,如「警方及時趕到」。

□□
內訌、起鬨、哄堂大笑;反映、反應;伎倆、故技重施。
 
「訌」字和「鬨」字,音、義都不同。
「訌」讀2聲,是內部意見相左,所以寫「歹徒內訌」。
「鬨」讀4聲,是聚集笑鬧的意思,所以稱「起鬨」。

至於「鬨堂大笑」,逐漸被「哄堂大笑」取代,我們從善如流。
 
內部有不同意見的時候,如果循管道「反映」,就不會內訌。
所謂的「意見反映」,和對某一事件的「情緒反應」,是不能混用的;例如,「反應激烈」不能寫成「反映激烈」。
 
「伎」字有技藝的意思,和「技」字相通,「伎倆」雖可寫「技倆」,新聞寫作仍統一作「伎倆」,其他如「故技重施」就不寫「故伎重施」。
 
「伎」也通「妓」,但現今所稱賣淫為生的「妓女」,和表演的俳優不同,如日本「藝伎」便不宜寫成「藝妓」。

□□
扎實、扎根;紮營、包紮;札記。陽光扎眼、眨眼睛。
 
「扎」是拔起的意思,如「掙扎」,另有1義為刺入、鑽入,如「扎了1刀」、「扎手人物」,「扎實」、「扎根」都是這樣來的。
 
「紮」有纏繞的意思,像「包紮傷口」、「紮個辮子」、「部隊紮營」都是。
「扎實」、「扎根」不宜寫成「紮實」、「紮根」。
 
「札」是古時薄小的書簡,從木邊,所以像「生活札記」、「書札」、「信札」,都用這個字。
「札」雖然也有1義為拔,可以通「扎」字,但是像「扎實」、「扎根」,新聞上還是不宜寫成「札實」、「札根」。
 
另外,如同「扎手人物」的用法,「扎眼」是刺眼的意思,如「陽光扎眼」,和「眨一眨眼睛」是不同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