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13/2010

■基礎工程(13)不吉利的數字

各位都知道1公尺就是1米,寫1m。比它小的長度單位,新聞中也常用。

釐米(cm),公分,10 −2次方米;
毫米(mm),公釐,10 −3次方米;
奈米(nm),公沙,10 −9次方米。

降雨量,我國以毫米(mm)計。

我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說,如果下雨天在門外擺個空杯子,氣象報告中的降雨量,是指稍後的杯子水位。
降雨量因此只是高度,不是指「降雨的總量」。
如果要計算「降到杯子的雨水總量」,要用「水的高度」乘以「杯子內緣的底面積」。

總之,「降雨量」和「降在某一地區的雨水總量」,指的並不是同1個量。我們處理新聞,為了讓讀者充分理解,更須依循官方的相關計算標準。例如:

1、大雨: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,且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;
2、豪雨:指24小時累積雨量達130毫米以上;
3、大豪雨: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;
4、超大豪雨: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。

「大豪雨」原稱「特大豪雨」,但很多人抱怨搞不清「特大豪雨」還是「超大豪雨」誰比較大,氣象局從善如流,才把「特大豪雨」降格為「大豪雨」。

氣象局的苦心,正是我們處理新聞的平常心:永遠不能讓讀者搞不清楚報紙在說些什麼。

我們當記者的,有些時候不能隨心發想,特別是報導數或量。颱風、地震新聞中,就有很多這方面的專業。

颱風,大家都知道我國分「輕度、中度、強烈」3級。
風速,我國選擇以每秒幾公尺為單位,又依「蒲福氏風級表 ( Beaufort Scale ) 」分17級,依序為:

1---軟風;
2---輕風;
3---微風;
4---和風;
5---清風;
6---強風;
7---疾風;
8---大風;
9---烈風;
10---狂風;
11---暴風;
12~17---颶風。

我們在一般新聞中,可以混淆風力大小,但報導「風」的新聞時,就必須比氣象主播更專業。

報導地震,我們不能搞混「規模」和「震度」。
簡言之:每個地震只有1個規模,但各地震度不1

規模,是用以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,依所釋放的能量而定,以1個「無單位的實數」表示。

世界通用的地震規模,有芮氏規模(ML)、體波規模(MB)、表面波規模(MS),我國採用芮氏規模。

總而言之,我們報導「芮氏規模5」的地震,不稱「芮氏規模5級」。

前面提及,每個地震只有1個規模,但有不同的震度。
震度,隨著和震央位置的遠近而不同,共0-7級:

0---無感---人無感覺;
1---微震---人靜止時可感覺微小搖晃;
2---輕震---大多數的人可感到搖晃;
3---弱震---幾乎所有的人都感覺搖晃,有的人會有恐懼感;
4---中震---有相當程度的恐懼感,部分人會尋求躲避;
5---強震---大多數人會感到驚嚇恐慌;
6---烈震---搖晃劇烈以致站立困難;
7---劇震---搖晃劇烈以致無法依意志行動。

我蒐羅的是新聞中較常用到的,也是容易誤用的。最後,以2個周邊名詞,讓我們一起關懷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。

1,「洪水頻率」指的是降雨的強度;「200年洪水頻率」,就是200年才會發生1次的「超超特特大豪雨」。

政府施作堤防、疏洪道等防洪工程時,會先設定「洪水頻率」,大台北都會區的防洪工程,正是以抵抗「200年洪水頻率」為目標。

離開首都,人民就沒有這麼幸福了,多數防洪工程都只設定「50年洪水頻率」,或更低。
意即,每50年就會淹水至少1次,管你做了多少堤防。

2,「原水濁度」有「原水」和「濁度」2層意涵。
原水是相對於自來水而言,濁度是某種專業的單位。
這幾年由於各地水庫的老化,以及集水區過度開發致使汙泥沖入水庫,每每豪雨和颱風過後,雖然水庫滿到必須洩洪,大家反而擔心沒有自來水可用。

濁度(neoh-elometric turbidity unit),簡稱 NTU ,泛指膠体粒子及懸浮物之含量。
自來水之濁度愈低,表示淨水之效果愈佳;目前飲用水標準濁度為2度以下,原水濁度5000以上就已經是泥漿水。

依水公司資料,一般淨水場所能處理的,濁度2000以內可以出水百分之百;1萬度左右,只能出水5成;15千度以上只能出水1成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